三融育人促高职课改推陈出新 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是职业教育的重大任务和使命。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促进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更加突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要求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要求职业学校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课
结合学校办学实践,对职业教育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提几点思考建议。 一是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一体规划,从源头上解决人才培养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要根据区域产业分布,优化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创新政校行企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实施好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瞄准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现场工程师、现代学徒制试点。 二是建议加快职业院校产科教平台体系建设,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要出台支持政策,加快服务国家优先发展产业所需要的新兴专业建设;加大力度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公共实训平台;鼓励支持职业院校建设大学产教园,打造校级产教协同育人实体。 三是建议
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刘红宁: 为建设高素质中医药教师队伍贡献毕生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要为建设高素质中医药教师队伍贡献自己毕生力量。我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弘扬教育家精神,用中医药规律指导中医药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师内在驱动力,引导教师自觉做四有好老师、新时代的大先生,鼓励教师成为学生的信仰之师、学问之师、品行之师。坚守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三尺讲台,自觉担当起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使命和责任,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 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
多国积极推动特色职业教育 提升专业技能 拓宽成长通道 职业教育对于促进就业创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新的需求。一些国家积极推动完善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方式,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推动实现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西班牙 建立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西班牙新学年的职业教育培训即将开始。来自萨拉戈萨的路易斯赛博亚满是期待,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课程,将同时在学校和企业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让我对未来职业道路充满信心。 近期,西班牙政府推出新的职业教育法案,进一步改革现有职业
作者:张春生,系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 《光明日报》教育实践版9月19日刊发的《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新模式能否解决老问题?》,引发了笔者关于省域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思考。中办、国办去年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从河北省实践看,其中有三个关键环节,即育人主体、教育教学和考试招生改革。 抓育人主体改革,增强企业动力 产教融合,产是龙头;校企合作,企是方向。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取得了很大成功,其关键是德国企业,包括德国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倾心投入。德国双元制大学通常要求,学生申请双元制专业,必须先通过合作企业的选
作者:宗诚 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日前隆重召开。十年来,沿线各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心相通项目,民意基础不断巩固;十年来,中国职业教育一带一路建设,在发展中形成规模,在服务中锻造品牌,在实践中凝练模式。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需要从国家统筹、项目合作、数字赋能等方面规划未来发展路径,在世界坐标系及对比中做强中国优势,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深化中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十年的总结与回顾 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是助力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路径,是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来,职
李强对做好技能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劳动者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9月16日在天津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对做好技能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技能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宝贵资源。举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搭建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有利于促进形成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时代新风。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做好技能人才工作,加快发展技
产教融合既是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更是职业教育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必由路径。如何走深产教融合这条主线,如何落实三融发展战略,是当前职业院校亟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实践主题,体现着职业院校在融入发展大局、堪当发展重任、贡献职教价值中的主动性、使命感和成就度。 以政策为指引,驱动产教融合改革深化 新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了法律根基,上升为国家意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三融战略,为教育发展指明了关键点和新方向。两办出台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给出了清晰的改革目标和战略任务,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强化两个结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文化育人,是职业院校进一步把握时代要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技并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做好这一工作,职业院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坚持党的领导, 把握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职业教育文化育人找到坐标系、把牢方向盘的根本保障。坚持党的领导,有助于职业院校更好地将文化育人理念运用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践中,贯通于职业教育的管理体系、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全过程。坚持党的领导,有助于职业院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文化育人的方方面面,把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落实到思
8月1日,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赛项开赛式在贵州省交通运输学校成功举行。 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许湘华,贵州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指导中心主任万远茂,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赛项技术专家组长张国华,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赛项裁判长张悠荣,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赛项监督仲裁长杨勃,教育部大赛办刘雨杰,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有富出席开赛式。省教育厅办公室、职成处负责同志,贵州赛区执委会赛项执委会、承办赛项合作企业代表、各新闻媒体代表,学院党委班子成员、教师代表以及51支参赛代表队领队、指导老师、参
新之筑入围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合作企业名单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益凸显,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强劲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乘势而上,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教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作为教育部的头号工程来谋划和推进。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提效增速,职业教育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在助力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如今,职业教育数字化逐浪潮头,变革脚步不断加快。 职教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