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应当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紧抓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机遇,实现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新型建造方式,持续在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上下功夫。这为今后一个时期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需要建筑企业共同关注并认真落实。 新型建筑工业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生产方式,在我国正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仍面临诸多发展困境从观念角度来看,很多建筑企业对建筑工业化的认识略显片面,还没有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在思想上仍不够重视;从市场角度来看,由于新型建造工艺成本偏高,劳务成本持续上涨,导致市场的接受度和应
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建议的通知 为更好的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做大做强装配式建筑产业,依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办发〔2022〕7号)、山东省住建厅等六部门《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的意见》(鲁建节科字〔2022〕5号)等文件要求,我局研究起草了《济南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此次征求意见时间为2024年1月26日至2024年2月25日。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反馈意见建议: 1.登陆济南市政府网站(网址
2024,我们期待什么样的高职发展 编者按 2024年,开年的第一期版面,我们邀请了四位专家学者从职教出海、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应对等角度,谈他们期待什么样的高职教育发展。其中,有理性建议,有大胆设想,甚至有善意批评。但我们期待的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中,职业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肩负起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高职要回归教育规律追求师生增值 作者:侯长林 铜仁学院原校长 近10年来,国家十分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加大了经费的投入力度。 一般来说,少量的或重大的经费投入采取项目的形式进行,会促进各高职院校形成竞争意识和机
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627号建议的答复》,对关于加强职业教育,输出高技能人才的建议,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职业教育政策及经费支持 一是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教育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多种资金渠道,积极支持各地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面向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一批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新建、改扩建学校、实训用房,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31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亿元,增幅3.31%。 二是加快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进工程,充分
1月11日,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全年教育工作。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把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作为工作主线,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主攻方向,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在教育的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化方向上开辟发展新空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将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列为重点工作。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需要从现实、价值、实践三重向度精准定位,深入剖析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的应然、实然和必然状态,使职业教育改革具有时代感、使命感、归属感。 现实向度:增强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感 目前,职业教育在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中面临与现实需求共时性困难、实践性乏力、畏缩性停滞等挑战。彼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应审时度势及时确立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改革理念。 把握职业教育历史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是伴随西方现代生产技术的传入,逐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体制。纵观我国职业
摘要│济南市:重点区域全面推广高星级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大力发展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推广装配式装修。建设用地供地方案及建筑规划、建设条件应明确装配式建筑应用比例等有关要求,并落实到土地使用合同。严格执行上级关于新型建筑工业化相关文件要求。到2030年,新开工城镇建筑中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60%。 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 关于印发《济南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的通知 济建节科字〔2023〕8号 市直各有关部门(单位),各区县(功能区)有关部门: 现将《济南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落实。 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济南市
近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932号建议的答复。针对关于推进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涉老服务专业建设的建议,教育部表示,将启动中职双优计划,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重点支持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养老、家政等民生紧缺专业。 教育部表示,近年来,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养老、家政等社会服务业紧缺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基于行业人才需求,加快推进养老领域人才培养培训,深入推动产教融合,将专业标准与行业标准相互衔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政策支持方面,相关部门已出台《关于教育支持社会
谈及职业教育,山东有一定的话语权:全国首个部省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首批部省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省份、两次入选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省份 但是,与建设现代化强省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和期盼相比,山东省职业教育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亟须从立法的角度,进一步强化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鲜明导向,推动建设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和技能型社会。11月28日上午,山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省教育厅副厅长孙晓筠就《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修订草案)》作说明。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条例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 孙晓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牵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产业学院的概念;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各地各校落实上述文件精神,几年来涌现出产业学院、企业学院、混合所有制学院等诸多新型办学模式。 为摸清现状,规范引导产业学院建设,使其成为引领职业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专题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就提到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明确提出了企业是职业教育举办的重要主体。这也是改革开放45年以来被实践证明了的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到今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弱到强,从窄到宽。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提出了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党的二十大又再一次强调了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可以说党的二十大开启了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新征程。 为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局长、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 刘自成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强调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与会教师致信,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