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发展数字经济作出重要部署。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可以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帮助经营主体优化组织模式,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深刻认识数字经济对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7月18日-21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江苏省建设教育协会承办,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亿丰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智能建造技术与应用实践高级研修班在苏州举办。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行业主管部门、建筑企业、科研院所以及职业院校的80余名学员参加了研修。我公司顾问陆小珊(山东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特邀参加,分享了《智能建造专业课程构建与教学内容体系实践与探索》专题报告,并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副理事长高延伟为陆小珊教授颁发了特邀报告证书。 陆小珊教授从企业岗位调研中得到四个结论:目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到,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13)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将通过鲁班工坊等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作为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内容之一,职业教育被赋予重要使命。在教育部党组部署下,职业教育对标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培养国际产能合作所需的技能人才,提升中国与合作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得显著成效。 一、职业教育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巨变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新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对高质量发展底层逻辑进行深邃思考而创造性提出的概念。去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贡献、内涵特征和发展路径,对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贡献 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步入改革深水区,在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高位引领下,教育综合改革始终坚持系统观念,立足当前和长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奋勇前行。 系统谋划,拓宽教育改革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高位引领、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为统领,教育改革发展迈向系统性跃升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围绕建筑施工设备、建筑节能改造进行设备更新工作。浙江宁波、广东广州、四川成都等地陆续印发实施方案,有序推动建筑施工和建筑节能领域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加快建筑业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 建筑施工设备更新推动产业发展 建筑施工领域施工设备更新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是扩内需、惠民生、稳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对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宁波要求以强化工程建设监管服务推动市场主体更新为主要抓手,以提升安全质量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有序推动建筑施工领域设施设备更新。 一方面开展全面摸底
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校名单统计,截至2024年6月20日,我国已有51所职业本科院校,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稳步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战略规划正在落实落地。随着职业本科院校数量的增加,我国的教育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有效畅通职业教育的立交桥,有助于围绕国家发展规划和重大战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人才,锻造出更多的大国工匠;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从资本逻辑向人才逻辑转变,对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与能力需求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职业本科院校将在职教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改革中实现结构匹配、良性互动和动态平衡。 0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显著特征、发展路径和实践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紧密结合实际,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打牢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我们深刻认识到,新质生产力
2024年6月30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4年全省质量标杆典型经验名单,共计102家企业,山东新之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领先的技术实力,荣登榜单。此次入选,标志着山东新之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被认定为产品质量过硬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同行业产品的质量标杆。 新之筑作为专业从事装配式建筑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及硬件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秉承创新之路,筑建未来的理念,以优良的品质和高标准的服务为标准,不断追求卓越,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产品体系,目前已获40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项专利。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消除不同系统之间
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特别是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对于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
在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中,山东对标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总要求,扎实落实一加强、四打造、五提升建设任务,深入推进一体两翼五重点,以双高计划为龙头,带动全省职业教育迈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 提标定向,放大发展格局,支撑高地建设。山东组建专家组,指导学校填报任务书、编制绩效表,凸显高、彰显强、体现特。把双高计划与国家职教高地建设一并筹划、一体推进,每所学校均在双高计划建设任务中增列服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特色项目,立足高地所需、学校所能,对标职业教育发展最前沿,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承担国家任务,锻造自身长板,塑造核心竞争力。设立双高计划省级专项支持资金,投入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