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起来看《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开新局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党支部书记、司长 彭斌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教育强国进入了服务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目标的加速建设期。职业教育担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的光荣使命,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的指示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一、加快编制并实施职业教育布局体系。一是重点围绕国家级新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怀进鹏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部分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
把产教融合水平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试金石,从提高就业质量和专业素养两方面努力,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涌现就会水到渠成 今年高招录取季,职业本科备受关注。部分院校投档线高出普通本科线100多分,还有6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报考职业本科院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投档分数线再创新高、生源质量持续向好喜人的招生形势,折射出职业本科教育吸引力和认可度不断提升。 职业本科热度上升,是产教融合结出的硕果。对个体来说,它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同时满足了学技能和拿学历两方面的需求。于社会而言,它有助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让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结合更加紧密。从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8月26日发布。 意见提出,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意见提出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党建引领、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引导教师自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出发,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动力,有效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充分认识新时代新征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生产一线岗位需求发生变化新型技能人才如何培育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 制图:汪哲平 我国制造业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不少企业生产一线发生变化,对技能岗位提出新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如何培育更多新型技能人才?为了更好匹配人才供需,产教融合如何加强?近日,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有关负责人、多家技工院校和制造业企业。 企业招工: 智能制造等岗位需求大 山东济南中国重汽一处变速箱智能工厂里,智能物流小车来
从顺应科技发展趋势、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看,培养高技能人才,亟须形成产教融合、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模式,使之与产业结构、社会需求高度契合 前不久,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84家企业发布了超1500个学生学徒和技培生岗位,合力培养新能源电池、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广东省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新能源产业的链主,这家企业通过与中高职技工院校、技术应用类本科院校、生态企业等联合,开展高技能人才前置培养、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等,积极培养高技能人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为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镌刻在祖国的钢铁生产线上。这句话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的座右铭。作为我国著名的金属压力加工专家,王国栋攻克了高端钢铁领域的一系列关键难题,领衔研发出超级钢以及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 当前,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已成为钢铁行业的共识。在王国栋看来,未来钢铁行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承担起工艺、装备、产品、服务全链条一体化创新的艰巨任务,并能够用数字化方法解决钢铁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钢铁科技的颠覆性重大创新。 职业教育在其中大有可为。我们要继续发挥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优势,坚持把职业院校办在生产线上,办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上。王国栋说。
来源 | 新华网
8月2日上午,浙里建未来建造中心产教融合基地观摩会智能建造专业提升现场研讨会在杭州顺利召开。 由山东省建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办,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教育联盟、山东万斯达智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山东新之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建研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来自16所高职院校及行业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围绕建筑产业发展新技术、新需求,探索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新路径、新举措。 山东省建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刘庆堂在致辞中表示专指委作为建筑类专业建设指导组织,进一步发挥行业职业教育发展智囊团作用,深化智能建造专业建设和教学
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全局。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绘制了新的施工图。 伟大的事业,总是在接续奋斗中掀开新的一页。 2022年,党的二十大擘画光辉图景,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教育系统积极行动,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考虑,有力有序推进。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