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以数智赋能未来 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第十五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等出席活动并致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游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孙芙蓉,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作主旨演讲。全国各地知名高校代表、中小学书记校长代表,以及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围绕教育政策改革、教育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创新策略,以及新形势
11月26日,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召开对口协商会,围绕推进职普融通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组织委员、专家学者与有关部门开展对口协商,提出意见建议,广泛凝聚共识。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职业教育面貌发生历史性、格局性变化。要进一步认清新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积极为加快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献计出力。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委员优势,围绕加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需要来一场职业教育科研的真革命 2024年全国职业教育科(教)研工作会议济南召开 职业教育科研目前存在散弱虚的问题,与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11月14日,在济南召开的2024年全国职业教育科(教)研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直指当前职业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吴岩指出,职业教育正处于转型、转折期,面临四个变化:一是,从全国教育大会开始,整个教育事业进入建设教育强国频道;二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教育包括职业教育面临着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要考验;三是,中国式现代化加速推进,迈过新型工业化门槛,要求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四是,我国人口出现了拐点,人口
强化教育的战略属性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周大旺 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认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和拔尖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使命定位,聚焦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守正创新,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团结引导产业工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全国教育大会的胜利召开,发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全面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第一资源,是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基础支撑,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力量,要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造就支撑教育强国的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推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强化思政引领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相结合,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要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引导广大教师践行共同价值追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建设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释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等教育司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本质、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按照强基固本、分类培养、优化结构、智能赋能、开放互鉴的总体思路,构建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供需匹配和协同发展机制,奋力建成自强卓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9月26日(星期四)上午10时30分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出席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职教相关摘录如下) 记者提问环节: 央广网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职业教育的,相信大家也非常关注。我们知道,职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的沃土。请问教育部将如何进一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谢谢。 教育部副部长 吴岩: 我很愿意回答你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有一道槛必须
2024年9月18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山东省第三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入库名单,山东新之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 近年来, 新之筑积极与国内各大高校、中职学校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目前已与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等100多家院校通过技术开发、校企联盟、战略合作、人才培养、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模式深度融合。通过联合申报各种技术研发项目;共建装配式建筑产教融合基地,装配式建筑人才训练基地、智能建造实训基地;开展横向课题;合作编写教材等方式,在提升技术水平、开发新产
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对于培养大批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技术技能人才,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教育家精神引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就是建设一支怀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理想,具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职业素养,充满乐教爱生因材施教教育智慧,具有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职业态度的教师队伍。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想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
专业点亮生活,技能改变人生。来自中车四方公司的机床工人李启士用自己的奋斗故事为这句话写下生动注脚。李启士毕业于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进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后,刻苦钻研,磨炼技能,从青岛市技术能手,到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再到全国技术能手,走上一条技能成才之路。 一个个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成才故事充分说明,职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的沃土。 近年来,我国中职、高职学校每年为国家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断涌现。 如今,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质量较高的职业教育体